发布时间:2025/9/4 16:56:45 人气:92
根据专利CN111141110B,该工艺通过双塔精馏 + 增压循环 + 冷能优化实现中压氮气(20-36 bar)的高效制取,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30%以上。以下为详细解析及工业应用实例:
| 冷箱外设备 | 冷箱内设备 | 功能 |
|---|---|---|
| 透平空压机(0.6-1.3 MPa) | 精馏塔Ⅰ(7-9.5 bar) | 空气初压与预冷 |
| 分子筛吸附器(除H₂O/CO₂) | 精馏塔Ⅱ(3-5 bar) | 深度纯化与双级精馏 |
| 循环氮压机(中压增压) | 双冷凝蒸发器(Ⅰ+Ⅱ) | 气液分离与换热 |
| 低温冷冻机(233-242 K) | 液氮泵(精馏塔Ⅰ回流) | 提供次级冷源 |
graph LR
A[空气过滤] --> B[压缩至0.6-1.3 MPa]
B --> C[预冷至5-8℃]
C --> D[分子筛纯化]
D --> E[主换热器冷却]
E --> F[分流:①进精馏塔Ⅰ ②低温冷冻机]
F --> G[精馏塔Ⅰ分离液空/压力氮]
G --> H[液空→过冷→主冷凝器Ⅰ→精馏塔Ⅱ]
G --> I[压力氮→部分冷凝为液氮(回流)]
H --> J[精馏塔Ⅱ分离富氧液空/氮气]
J --> K[氮气→主冷凝器Ⅱ→液氮(产品/回流)]
I --> L[剩余压力氮→循环氮压机→中压产品]
L --> M[余气→膨胀制冷→精馏塔Ⅰ顶部]
(图1:工艺装置流程图,冷箱内外设备协同布局)
精馏塔Ⅰ:产出压力氮气(7-9.5 bar)直接用于中压氮气原料,避免常压氮气再压缩的高能耗。
精馏塔Ⅱ:处理富氧液空,分离出高纯氮气(经主冷凝器Ⅱ液化),部分液氮通过液氮泵增压回流至精馏塔Ⅰ,增强精馏效率(提取率>99.5%)。
低温冷冻机:将主换热器出口空气从243-252 K冷却至233-242 K,降低主换热器30%热负荷。
膨胀制冷循环:余气经增压透平膨胀机膨胀至175-186 K,提供系统30%冷量,减少外供冷能需求。
精馏塔Ⅱ排出的污氮气(含氧量<10%)复热后:
部分用于分子筛再生(经电加热器升温至150℃)。
其余直接放空,减少再生气消耗量50%。
产品要求:99.999%纯度,25 bar压力,流量5000 Nm³/h。
传统工艺痛点:单塔制氮电耗0.45 kWh/Nm³,双塔制常压氮+压缩综合电耗0.38 kWh/Nm³。
| 环节 | 操作参数 | 节能效果 |
|---|---|---|
| 空气压缩 | 0.8 MPa(透平空压机) | 比传统1.2 MPa降低能耗20% |
| 精馏塔Ⅰ操作 | 压力8.5 bar | 直接产出中压氮气原料 |
| 液氮泵回流 | 增压至10 bar(精馏塔Ⅰ顶部) | 减少精馏塔Ⅰ能耗15% |
| 膨胀制冷 | 入口温度180 K,膨胀比3.5 | 提供系统30%冷量 |
| 中压产品 | 25 bar,氧含量≤5 ppm | 满足电子级氮气标准 |
| 工艺类型 | 综合电耗 (kWh/Nm³) | 中压氮气生产成本 |
|---|---|---|
| 单塔制氮+压缩 | 0.48 | 高 |
| 双塔常压氮+压缩 | 0.38 | 中 |
| 本工艺 | 0.28 | 降低26% |
高提取率:双塔精馏+液氮泵回流,氮气提取率>99.5%(传统双塔≤95%)。
低能耗:
压力氮气直接压缩至中压(循环氮压机能耗降40%)。
低温冷冻机+膨胀制冷替代部分液氮制冷,冷能成本降35%。
高纯度:中压产品氧含量≤10 ppm,满足化工、电子、航天等领域要求。
环保性:污氮气余热回收再生分子筛,减少电加热能耗50%。
行业价值: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用氮(>5000 Nm³/h),尤其对中压高纯氮气需求场景(如LNG冷能利用、半导体保护气),综合成本比深冷法降低30%,比膜分离法纯度提升3个数量级。